专访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罗尼·林斯:元首会晤将推动中巴建立更多元化的战略伙伴关系
- 投资
- 2024-11-24
- 234
- 更新:2024-11-24 12:59:2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舒晓婷 北京报道 “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期间,中国和巴西之间的对话将推动两国建立更加实质性和多元化的战略伙伴关系。”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罗尼·林斯(Ronnie Lins)近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11月18日至19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其间,中国和巴西两国元首将举行会谈。Ronnie Lins指出,预计两国将重点关注贸易、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和技术创新等领域。此外,会晤成果可能涉及促进社会包容、减少不平等的更广泛的议程,包括可持续基础设施倡议,惠及欠发达地区人口的教育和专业培训计划等。 “此次中巴两国元首会晤,标志着两国关系取得战略进展,将巩固两国更广泛的伙伴关系,有助于加强中国和巴西在金砖等多边机制下的合作,为倡导改革全球机构、赋予发展中国家更大发言权的共同议程奠定基础,推动中国和巴西在支持更加包容、多极化的国际秩序方面发挥主导作用。”Ronnie Lins称。 今年10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在俄罗斯喀山举行。此次峰会是金砖扩员后的首次峰会,沙特、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参与金砖国家合作。在Ronnie Lins看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成果表明,金砖国家将朝着更加自主和包容的方向发展,强调更加强劲的经济一体化,减少对西方经济体主导的金融和商业结构的依赖。金砖扩员、独立金融体系的发展以及本币结算、本币融资等合作,有助于增强金砖国家的抗风险能力,促进全球经济秩序更加平衡和多极化。 他强调,金砖国家打破了传统治理模式,未来可以依托金砖机制继续增强自身对于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经济稳定等全球议题的影响力。 中巴预计关注能源转型议题 《21世纪》: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11月18日至19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中国和巴西两国元首也将会晤。请问,你对此次中巴两国元首会晤成果有何期待? Ronnie Lins: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期间,中国和巴西之间的对话将推动两国建立更加实质性和多元化的战略伙伴关系,预计重点关注贸易、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和技术创新。 伴随巴西日益重视可持续发展目标,并且202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将在巴西举办,预计此次会晤将讨论能源转型项目和环境保护议题。 中巴双边合作对于多边关系也具有战略意义。由于中国和巴西都积极参与金砖国家合作,会晤成果可能涉及促进社会包容、减少不平等的更广泛的议程,包括可持续基础设施倡议,惠及欠发达地区人口的教育和专业培训计划。议程旨在促进更具包容性和韧性的增长。 《21世纪》:你如何看待此次会晤对中巴关系的影响? Ronnie Lins:此次会晤标志着两国关系取得战略进展,将巩固两国更广泛的伙伴关系。目前,中国是巴西的主要贸易伙伴,尤其是在农业和矿业领域。此次会晤将推动两国关系达到新的水平,预计重点关注中国在绿色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和数字化方面的投资。这对于巴西实现再工业化和创新目标至关重要。从中长期来看,中国和巴西更紧密的关系为巴西的经济现代化创造了机会,使巴西能够接触到中国在交通和能源等领域的尖端技术。 此次会晤还有助于加强中国和巴西在金砖等多边机制下的合作,为倡导改革全球机构、赋予发展中国家更大发言权的共同议程奠定基础,推动中国和巴西在支持更加包容、多极化的国际秩序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共创更加平衡与合作的未来 《21世纪》:在当前形势下,你认为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有何意义?未来双方如何朝着这一目标迈进? Ronnie Lins: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就是在包容增长、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等共同目标基础上建立持久伙伴关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设想了一个两国通过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和技术发展等全球挑战,共同承担责任、互惠互利的未来。 我认为,围绕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中巴两国可以在以下战略领域开展合作: 一是技术发展和可持续创新。中国可以支持巴西扩大其在人工智能、清洁能源和数字基础设施方面的技术能力。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合作,例如巴西东北部的太阳能发电厂和南部的风力发电厂,可以加速巴西的能源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模式,并为新的工业基地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是环境保护与亚马逊地区生物多样性。COP30将在亚马逊地区举行,这为两国在环境保护方面深化合作创造了独特的机会。中国可以投资环境监测技术和重新造林项目,以帮助保护亚马逊的生物多样性,促进更可持续的农业实践。例如,使用中国的卫星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加强环境执法,打击非法砍伐森林。 三是加强区域生产链。整合两国的生产链,特别是在农业综合企业和可持续制造业等部门,将加强区域经济并创造技术就业机会。这种合作可以减少巴西对高价值进口商品的依赖,鼓励国家工业化,促进当地经济增长。 四是人力资本开发。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也需要对人进行投资。教育交流项目和技术培训,可以让巴西年轻人为未来的就业市场做好准备,尤其是在数字技术和可再生能源领域。通过资金支持,培养致力于共同进步愿景的新一代领导人和专业人士。 整体而言,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需要长期承诺,需要持续推进包容性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有助于加强政治稳定与和平合作,还将巩固中国与巴西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共创一个更加平衡与合作的未来。 加快两国发展战略对接 《21世纪》:中国和巴西开展了许多项目合作。请问,你如何评价自2013年以来中巴在基础设施等各领域务实合作取得的成果? Ronnie Lins:2013年以来,中巴两国在基础设施、能源、电信、农业综合经营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巴西已从中巴战略伙伴关系中受益。 在交通基础设施和物流方面,中国在巴西投资修建公路、铁路和港口,推动巴西更有力地融入全球贸易网络。 在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国家电网等中国公司通过在巴西投资电力、太阳能和风能项目,促进了一个更清洁、更有弹性的能源矩阵,帮助巴西实现能源多样化,并与全球环境目标保持一致。 在科技和电信方面,华为等中国公司依托5G技术扩大了巴西的数字连接。相关合作推动巴西电信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促进先进技术应用,为巴西未来的技术创新奠定基础。 在融资和直接投资方面,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等中资银行为巴西实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提高工业产能提供了资金支持。 总而言之,2013年以来中巴务实合作取得了扎实持久的成果,有力促进了巴西经济发展,提升了巴西在全球经济中的战略伙伴地位。双边合作进展表明,中国和巴西在对长期增长至关重要的领域建立了互利关系。虽然巴西尚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但两国伙伴关系十分密切,从而推动一系列务实合作结出硕果。 《21世纪》:中国和巴西加快发展战略对接有何意义?你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巴西“再工业化”等发展战略对接有何见解与建议? Ronnie Lins:我认为,加强中巴发展战略对接,是巴西融入全球价值链、提升战略领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巴西“再工业化”等发展战略对接,有助于巴西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促进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当地和全球需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一是获得先进技术和创新。中国在人工智能、数字基础设施等先进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将这些技术纳入巴西的“再工业化”进程,可以实现重要工业部门的现代化,减少对高价值进口产品的依赖。例如,将中国技术应用于先进制造业和工业自动化等行业,可以提高巴西的生产率和竞争力。 二是完善物流和商业基础设施。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专业经验和融资能力为改善巴西的物流,特别是建立高效的出口航线提供了重要机会。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内的合作,可以使巴西的交通基础设施得到重大改善。例如,类似“两洋铁路”这样的项目,有助于巴西工农业产品的流通,降低物流成本,增强巴西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三是聚焦能源转型与可持续性。中国在太阳能、风能和锂电池等可再生能源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巴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以水电、生物燃料等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矩阵。双方围绕可持续实践开展合作,有助于低碳产业发展。涉及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伙伴关系,以及涉及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相关倡议,将支持巴西实现更加“绿色”的“再工业化”。 四是建立研发合作伙伴关系。依托研发合作中心,专注绿色技术、物联网、机器人等领域,促进联合创新,生产高附加值产品。这些中心将推动适用于巴西和中国市场的解决方案的开发,同时为巴西专业人员提供先进的技术技能。 五是明确技术转让协议。构建协议,允许巴西获得并在当地采用中国技术,这对巴西“再工业化”至关重要。例如,利用中国技术在巴西制造可再生能源设备,可以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降低进口成本,加强本土化生产链。 六是进行战略性基础设施融资。依托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等中资银行的金融支持,为巴西可持续基础设施项目和工业数字化提供资金。发展一系列优先项目,包括物流、清洁能源、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可以吸引中国投资,促进巴西工业增长。 七是加强供应链整合。加强两国在农业、制造业等高价值领域的供应链整合,促进贸易和资源共享。在中国的支持下,建立以出口和创新为重点的“经济特区”,可以助力巴西成为生产和向亚洲市场出口工业产品的区域中心。 整体而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巴西“再工业化”进程紧密对接,有助于实现经济和产业的互利融合,创造高技能就业岗位,扩大巴西在全球贸易中的影响力。有助于双方实现更加可持续和包容性的增长,加强两国在国际“舞台”上引领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地位。 依托金砖机制增强全球议题影响力 《21世纪》:今年10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在俄罗斯喀山举行。你认为此次金砖峰会有何亮点? Ronnie Lins: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取得战略性成果,将引领金砖国家未来合作方向。此次峰会是金砖扩员后的首次峰会,沙特、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参与金砖国家合作,扩大了金砖国家的代表性。金砖扩容反映了新兴国家加入金砖国家的兴趣日益浓厚,旨在扩大其在全球决策中的发言权,增加其在国际谈判中的集体影响力。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喀山宣言强调致力于多边主义,需要更加包容和公平的全球治理,包括改革联合国安理会等国际机构。这一立场重申了金砖国家对国际组织进行结构性改革以更好地代表新兴经济体现实的主张。 金砖国家跨境支付倡议旨在促进成员国央行之间的交易和金融信息共享。相关支付体系有助于减少对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等平台的依赖,促进金砖国家内部更大的金融自主权,并促进金砖国家内部的贸易。 金砖国家还推进了在国际交易中使用本国货币的讨论,目标是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加强国内经济。相关进展有助于金砖成员国的金融稳定,使其免受全球波动影响,有助于加强金砖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 此外,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内的6个国际组织代表以及36个国家代表出席峰会,这种广泛参与体现出金砖机制作为“全球南方”对话与合作重要平台的作用,以及为发展中国家利益积极发声的重要性。 《21世纪》: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成果将对未来金砖国家合作方向与路径产生什么影响? Ronnie Lins:此次会晤取得的进展,表明金砖国家将朝着更加自主和包容的方向发展,强调更加强劲的经济一体化,减少对西方经济体主导的金融和商业结构的依赖。金砖扩员、独立金融体系的发展以及本币结算、本币融资等合作,有助于增强金砖国家的抗风险能力,促进全球经济秩序更加平衡和多极化。金砖国家打破了传统治理模式,未来可以依托金砖机制继续增强自身对于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经济稳定等全球议题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