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资 > 正文

突破历史!铁路运输动力电池“破冰” 为什么在四川?

  • 投资
  • 2024-12-12
  • 131
  • 更新:2024-12-12 17:26:03

突破历史!铁路运输动力电池“破冰” 为什么在四川?

“上火车的一小步,中国锂电池的一大步。”  已经成为中国名片的动力电池,多年来有一个难以逾越的痛点——由于属于危险货物,不能通过铁路运输。  世界级的生产能力却未能接轨世界最通用的物流运输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锂电池产业的发展。而据统计,在欧洲和北美的锂电池运输环节中,铁路运输占比达到20%,道路运输占比则为70%。中国锂电池的运输路径此前则仅有水运和道路运输两种选择。  当规模级生产能力越来越领先,物流堵点的矛盾也越来越明显。  11月19日,是一个值得行业铭记的日子——三列搭载动力锂电池的列车分别从重庆长寿渝巴专用铁路、四川宜宾港、贵阳国际陆港缓缓开出,标志着我国铁路首次大规模试运输动力电池成功实现,也意味着川渝贵地区的动力电池火车正式通车。  动力电池铁路运输终于迎来了“零的突破”,为动力电池物流运输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可能。四川拥有全球最全动力电池产业链,且一直渴望打破物流瓶颈,如今,四川率先展现出了物流变革的可能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火车运输动力电池之所以能走出“禁区”,背后是政府、企业等多方之间的复杂协调,持续努力后最终获得突破。  道路运输能力进入瓶颈阶段  11月19日,动力电池巨头鹏辉能源的一位物流负责人看到动力电池在我国实现铁路运输“零突破”后发出感叹:“通过铁路运输的大规模试运已成为现实。”他说,专用集装箱的设计、运输标准的完善,让电池企业不仅看到了实际成本的降低,更对未来充满憧憬。  他的感叹曾是一种渴望,而在前几年,这种渴望变得愈加强烈。  这位物流负责人分享了数年前自己的一次经历——他从工厂发运一批锂电池去欧洲,由于海运途中受港口拥堵影响,导致货物晚点了半个月。  后来他在物流会议中了解到,许多工业品已经能通过“中欧班列”运输,既快捷又高效,但电池产品因安全标准限制等原因,无法享受这种便利。彼时,他想“要是有一天,电池也能搭上‘中欧班列’,通过高效的铁路物流快速进入全球市场,那将为电池企业开拓全球市场提供巨大助力”。  过去,像鹏辉能源这样的锂电池生产企业的电池运输高度依赖公路和海运。公路运输虽然灵活,但受交通堵塞、天气变化等因素影响较大,且运输批量有限;海运虽然适合大宗商品的国际运输,但整体周期较长,难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鹏辉能源的案例只是中国动力电池领域“堵点难通”的一个缩影。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动力锂电池生产国,2023年产量约675GWh(吉瓦时),同比增长42.5%;2023年全球排名前10的动力电池企业,我国占据6个席位,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3.5%。  然而作为中国名片的“新三样”之一,它的铁路运输经历仍是空白。在欧洲和北美的锂电池运输环节中,铁路运输占比达到20%,道路运输占比则为70%。在中国,锂电池的流通环节此前仅有道路运输和水运方式。今年9月发布的《2023年动力电池运输行业发展报告》显示,道路运输是目前国内动力电池的最主要运输方式,约占90%。  更令人担忧的是,道路运输已经达到现有运输能力的瓶颈区。  去年,头部企业和一些专业人士已经提前“预警”。  在一次公开会议上,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物流总经理孔杰曾表示,随着电池需求快速增长,电池运输量将会急剧增加,预计到2030年整个行业的运输量将达414万货柜,运输重量将达8700万吨,比2020年增长超25倍。交通运输部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专家组组长吴金中彼时也表示,按照现在的车辆速度来讲,到2030年危货车的许可数要是现在的25倍才能够满足行业的运输需求。运输危货品的专用车辆必须要取得相应的许可审批手续,很少人认为运输危货品的专用车辆供给能匹配需求。  至于水运,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原秘书长刘彦龙提到一个极端案例,如果海运没有遇到合适的船期,运输周期少说也有三个月时间。而像鹏辉能源上述人士提到的港口拥堵等突发状况,运输周期再延长半个月也是家常便饭。  “一千公里”运输带催生的需求  如今,动力电池终于能上火车了!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公布《40英尺集装箱装运电动汽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铁路安全运输试运条件》(以下简称《通知》),意味着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实现铁路运输动力锂离子电池。  11月19日当天,四川、重庆、贵州三省市同步首发。  为什么首站选在四川、重庆、贵州三地?  四川、重庆、贵州已是中国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重镇。特别是四川省,已初步建成世界级锂电产业基地。去年,全省基础锂盐、正负极材料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位,负极材料产量位居全国第二。全省已拥有锂电企业200多家,锂资源开发、锂电材料、动力电池等出货量前三的企业在四川均有布局。2023年,锂电产业实现营业收入达2500亿元,增长率达9%;锂电材料(主要包括锂矿、锂盐、正负极材料)进出口588.1亿元、增长41%。  四川地处内陆地区,终端市场却在沿海地区,从生产环节到消费环节有长达一千多公里的运输带。“一千公里”也是流通领域亟待打通的“最后一公里”。  宜宾综保区管委会副主任王绍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了物流领域的“八百公里”概念——运输路径超过“八百公里”后,成本最低的运输路径就是水运。  例如,锂电池要从四川通往上海,水运方式面临一个难解的问题——被列为危险货物的锂电池需要“翻越”三峡大坝。王绍松和四川省商务厅有关人士均向记者提及,由于锂电池不在过闸清单里,它不能直接经过三峡船闸。锂电企业采用的通行方式是到达三峡后,用货车将锂电池装载上岸。在“翻越”三峡大坝后,又把货车的锂电池卸载到运船上。  王绍松表示,水运成本的“大头”其实就是在装卸两端。“道路运输加水运”的“翻坝转运”解决了锂电运输问题,但装卸两端的二次操作反而增加了水运成本。  就在今年,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副局长彭新颜一行到四川时代公司调研锂电池产品过三峡船闸运输有关工作,重点提及开展锂电池过闸、翻坝运输可行性研究。  实际上,锂电池运输路径问题在2022年以前还未如此紧迫。王绍松分析称,2022年正处于锂电产业的鼎盛周期。由于锂矿端成本高居不下,锂电企业对物流成本的弹性并不敏感。  然而当高温褪去,锂电逐渐走向规模生产后,全系统成本下降就成为摆在眼下的当务之急。在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曾提交《关于优化大容量锂电池道路运输管理体系助力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的提案》。  鹏辉能源有关人士也表示,公司作为国内知名电池企业,日常电池运输需求量巨大,对动力电池铁路运输充满期待。希望未来在官方主导下,电池铁路运输标准和操作章程能够得到进一步完善,运输流程及许可手续能够进一步简化、优化,这将对电池企业运输十分有益,并能够更好地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王绍松说,铁路运输兼顾了道路运输和水运运输的优点,受气象等极端天气影响小,运费相对便宜。  鹏辉能源上述有关人士分析称,铁路具备较强的运力优势,能够实现大批量运输,这使得电池运输能够通过规模化效应降低单位运输成本,尤其适用于长距离、大批量的运输需求。铁路运输稳定性较高,不易受交通拥堵或天气变化的影响,能有效减少延误和损耗带来的额外成本。相比之下,公路运输受交通状况等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大,容易造成供应链的风险和不稳定性,进而增加物流成本。  政策破冰后的实践“磨合”   既然铁路运输动力电池有这么多好处,为何“破冰”如此之难?  记者注意到,其难点仍然在安全性、设施适配和运输标准方面。  鹏辉能源上述有关人士表示,首先,动力电池在运输过程中存在较高的起火或爆炸风险,因此对包装、防护和实时监控等方面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其次,铁路运输设施过去多为通用型设计,未能针对电池运输的特殊需求进行优化。例如,传统铁路集装箱缺少烟感、温控探测系统、防火隔热设计等安全保障措施,这使得电池运输的安全性无法得到充分保障。另外,此前缺乏电池相关铁路运输标准和规范流程,货物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而审批和运输许可手续的复杂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分企业选择铁路运输的意愿。  而更难的是,由哪个部门来推动这件事?  此前,动力电池不能上火车本身符合相关规定——动力电池是被禁止运输的第九类危险货物,国内没有针对动力电池铁路运输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当中涉及的部门和企业非常多。据四川省商务厅有关人士回忆,自去年9月以来,四川省商务厅就带着有关省直部门到各个企业、部门去调研,大大小小的协调会开了一场又一场。这当中,既要分析国外铁路可运动力电池的情况,还要转达企业对国内可运的诉求。  四川的一张关键王牌是宜宾自贸协同改革先行区,宁德时代的四川基地恰好就在那里。  王绍松说:“我们(自贸试验区)最核心的就是创新,在这方面开一个口子。”实际上,自贸试验区作为改革集成的综合试验平台,是标准最高的开放平台,它本身就有突破现有框架和规则的优势。  四川省商务厅将带电产品铁路运输列入了自贸试验区推动的重大制度创新攻坚事项之一。于是,事情开始积极发生变化,今年9月,《通知》发布,标志着动力锂电池“铁运禁区”的政策“破冰”。如今,重量约24吨,经过反复测试的标准集装箱搭载着锂电池,从四川宜宾港,驶向千里之外的特斯拉超级工厂,这是动力锂电池“铁运禁区”在四川的实践“破冰”。  利好接着传来,动力电池在我国实现铁路运输“零突破”后,11月27日消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提到探索发展新能源汽车集装箱运输,畅通新能源汽车国内联运通道和跨境物流通道。  在四川省商务厅有关人士看来,首发试运是一次良好的开端,也是新的起点。之所以是起点,毕竟现在铁路运输锂电池仍处在试运行阶段。王绍松则表示,要让火车运输锂电池从试运行到规模化,仍需要解决锂电池专用集装箱的“返运”等问题。  另一方面,试运成功后,意味着四川的车用动力电池产品也能通过“中欧班列”面向国际市场,将成为四川新能源产业链在国际供应链的物流比较优势。  这也和四川省对外开放的“西拓”方针契合——拓展中欧班列、西部国际航空枢纽等通道能力,持续推进对欧高端合作,深耕与中亚、西亚、非洲经贸往来,着力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支点。  四川省商务厅有关人士表示,鼓励自贸试验区青白江片区立足优势、完善条件,克服中欧班列贯通国内外铁路运输规则等难点,待常态化运行后,向西发运欧洲,畅通四川动力电池通达全球的物流通道,助力全省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